【人物FUN大鏡】 李莊凱:我不知道原來我必須為我選擇的高職感到羞愧
- 作者/ 蔡孟筑 攝影/ 蔡孟筑
- May 28, 2018
- 3 min read

留著一尾長髮特別醒目的李莊凱,今年19歲,目前在媽媽開的餐館店擔任廚師,從內湖高工電機科畢業的他,當初會選擇就讀這個科系,主要是父母希望未來能找個好就業的工作,而整個社會對於理工系所形塑出的錢途樣貌,電機科也就理所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在高職讀書時的日子,莊凱說每個禮拜會有一天的實習課,整天都要待在工廠裡研究馬達、微電路,第一年的時候為了考工業配線、工業電子的證照,每天幾乎都要留在工廠到晚上10點多,甚至會在學校過夜,當時被老師選上去參加工科技藝競賽與高瞻計畫時,每次的練習內容開始增多,包含PLC(可程式邏輯控制器)、Arduino(微控制器),因此都得花更多時間練習,包含寒暑假。

在高職那樣不斷重複作業的三年裡,莊凱認為,學校裡同儕老師們給自己最大的感觸,應該算是天真吧。相較於高中,高職的主任、老師所塑造出來的氛圍,都是只要努力考上台科、北科,進入國營事業或是科技新貴,就先贏人家一半,然後不斷鼓勵大家考證照等,人生彷彿會因此一帆風順,但莊凱知道,明明很多事情並不只是看學歷而已,校園籠罩著功積主義,不需要有思考,只要當一隻會考試的豬,上面的人造神,下面的人就跟著信仰就好。思考早就成為無用的能力,再看到整個社會輿論,將技職生塑造成一無是處的形象,「我們沒做錯什麼,卻要承擔這種原罪般的批判。」
「你們就是不努力,不然早就坐在隔壁高中了。」
「我不知道原來我必須為我選擇的高職感到羞愧,不為什麼因為你讀高職」,莊凱還記得在高職的第一堂課,老師就當班上的面說:「你們就是不努力,不然早就坐在隔壁高中了」,當時他在心裡憤而納悶著,「為什麼這個社會總是耗費這麼多的力量,指責我們的選擇,什麼時候從學生變成了罪犯?我不明白為什麼教育部與新聞台都只重視高中生?只因為他們比較會讀書嗎?還是我們是次等公民?今天走在路上問人,統測是幾月幾號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今天統測發生的試場爭議可能連技職司長本人也不知道吧?」
對於充滿名校迷思與崇善功績主義的校園氛圍下,找不到自我價值,對於未來的迷茫,莊凱也曾問過同樣是高職生的朋
友們,如果能重新再做選擇,都不會再選擇讀高職。

而在學校有一位令莊凱印象深刻的老師,是高一時教他們班上數位邏輯的老師,莊凱說他是第一個在課堂上指出「階級複製」和「讀書不可能翻身」的大人,也不同於其他校內老師們,在鼓勵學生時,會給予明確的邏輯與方向,讓他們思考一件事背後的結構是什麼,而不再只是單一面向的接受外界所灌輸的想法。
對於校園充滿單一且乏味的價值觀,莊凱在高二時,也開始去外面接觸不同的生活圈,像是參加政大原鄉服務隊,到偏鄉帶原住民小孩,看見資源的落差;參加台大辦的第玖節讀書會,認識台灣的社會議題,藉由討論,培養不同的獨立觀點。在這些的體驗下,對莊凱而言,大學也不再只是唯一的選擇,他認為台灣的教育應該更看重「思辨」這件事,一整套有邏輯能夠真正運用於社會的價值體系。
關於莊凱:李莊凱,19歲,內湖高工電機科系畢業,留著一尾長髮,暱稱是長髮公主、蝴蝶姐姐,職業是廚師,現任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委員。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