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書讀累了?走出校園找實習吧!

在大三那年,因為一些緣故和緣分,我進入IOH開始實習之旅。一年的旅程後重返校園,截然不同的心態讓我發現,這才是我做學生的開始。

在大學,有些科系並非實務取向的,在畢業門檻中並不包括實習的學分(我修習的哲學系與政治系皆是如此)。如果你關心的是學業表現,實習不但佔時間又累人,確實沒有必要。然而,實習雖難以直接給予你學科上的幫助,像是我寫申論題還是常常兜圈子,但卻能讓你重新思考學習的意義。

一個念頭,走出校園

「管他的,做就做吧!」要改變生活,常常你需要的只是一個勇氣。

改變生活不是一件易事,你原有的生活習慣和傾向會不斷地把你往回拉,讓你開始找各種藉口給自己擔憂,履歷不夠啦!交通不便啦!壓力太大啦!當這種想法冒出時,你要有勇氣賞自己一巴掌,逼自己停止猶豫,先前進再說。

上大學後,我每個學期的循環就是,在學期開始之前把課表填好,開學後上課、考試、偶爾睡覺,反反覆覆半年之後,再開始下一個循環。這樣的生活持續兩年半後,念書這件事對我來說,突然變得有些意義不明。於是,實習的想法突然浮現心頭:「出去看看好像也不錯?」

想法有了,但問題馬上浮現--履歷。當時,我參加過的活動,最大型的就只是系上的高中生營隊,平日多數課餘時間都在全心全意地打籃球和電動,沒什麼好值得說嘴的事情。因此,即使開始留意實習資訊,我對自己的信心不足讓履歷始終難產,履歷難產,就遑論工作申請了。

想實習卻沒什麼進展的我,有一天瞥見校務資訊上一個國北教主辦的實習媒合活動「尋找社企大使」。點進連結後,當發現不只需要一份履歷,媒合前還有連續四週的週六課程,本來充滿興致的我又在螢幕前愣住了。也許是受夠自己習慣性耍廢的個性,意識到自己又想打退堂鼓後,我突然跟自己說:「管他的,做就做吧!」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讓我硬是湊出了一份履歷,然後一氣呵成地寄到指定信箱。說是運氣也好,結果真的錄取了。

類似的媒合機會其實很多,就怕你懶得找或是申請!

找工作本來就該跌跌撞撞

「尋找社企大使」計畫是這樣的,在四次的課程中與媒合會上,你會有機會了解參與的六間社會企業各自的理念與經驗。最終在大風吹一般的團體面試後,透過志願選填的方式達成媒合,志願數有限,只有在雙方都將對方納入口袋名單中,才算媒合成功。

名單公布後,「羅竟祐」不曾被提及,是的,我全數落榜。

當時不夠成熟,將沒錄取視同否定。所以在這次媒合會後,為了得到認同,我又急急忙忙地丟出幾間新創公司的實習申請,結果同樣在面試過後音訊全無。就這樣跌幾次跤後,我才終於意識到問題點正是在自己身上,不只沒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沒搞清楚這間公司在做什麼。去面試募資平台,說不出自己對於募資的見解,更想不到任何一件成功的募資案例,以乾笑帶過回答不上的場面,最尷尬的面試應該不過是如此。

學腳踏車多少都仆過街,找工作的途上,完全不被拒絕才是反常。在這幾次的經驗後,讓我清楚認知到自己的無知,以為實習面試前練練自我介紹就足夠。充分準備後,我也才有後續的緣分接到我的第一份實習-- 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一間致力於透過影音分享,讓人看見未來不同可能的社會企業。

我的第一份實習路

在 IOH 裡,我實習的組別為編輯組,負責網頁上文案撰寫、採訪邀稿等,偶爾也得轉換身分,代表公司前進高中宣傳,或是支援各種對外的活動。比起實習的工作內容,我想分享更多在實習中碰到的問題和從中獲得的收獲。

「半工半讀」的職場生活

在上課之餘實習,你必須明白,實習時,你已經不是一位仍在學習、仍有犯錯空間的學生了。有些工作上的失誤,不會像在分組報告時犯錯,組員間道個歉、請杯飲料就能了事。

初入職場,許多必要的實務技能是我完全不會的,譬如出外演講時,應該要明白投影機、筆電、簡報筆如何設定;在對外活動時,要知道怎麼將麥克風對到相應頻道。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如果你在教學時沒有立即解決疑惑,並花時間熟悉相關操作,你很可能在實際工作應用時出糗、雷人。即使只是簡單的寄電子郵件,也可能像我一樣,因為沒有真正搞懂「收信人」、「副本」、「秘密副本」間的差異,在邀約採訪時發出了一封沒有收信人的信 …...

另外,學業間跟實習的平衡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一般而言,實習會要求你空下至少兩天的時間工作。這樣的前提下,如果不想延遲太久畢業,勢必得把原本應完成的課業想辦法壓縮在剩餘的幾天。為了準備考試而請假通常是不被允許的,因為你很可能因此耽擱組內的業務,所以在接近考試時,要在工作之餘擠出時間啃書,讀書的壓力很可能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一天的時間不多不少就是24小時,不只實習,任何大學中的生活安排都是這樣,有取就要有捨,像我就得放棄揪團打LOL的時間、或是強忍著追影集的衝動。

我們總想什麼都拿,但結果卻常是沒一個及格。除了讓別人不放心讓你做事之外,沒有好表現,自然就難以獲得成就感,久而久之,倦怠感也將席捲而來。如此的結果真是你想要的嗎?

無形的成長會伴你終身,有時更顯得可貴

實習期間,我累積了不少實體的文章產出,這幫助我獲得其他的工作機會。而除了有形的影響外,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在無形之間,學會了對生活負起責任。在學校,學業成績全然是自己的事,被當、被二一,若本人不介意,教授多也無心替你擔心。然而,出去實習後,大多工作都是團隊合作完成的,結果好壞也攸關全體團隊。因為如此,我開始習慣留意細節,從起初乖乖執行SOP以免出錯,到後來主動抓到潛在問題,創造更大的成功。這樣的態度帶回生活中,我變得更用心、謹慎地去對待每一次無論學業或活動中的合作。

接觸過世面之後,重新看待學習這件事

IOH 大家庭之海大工作坊合影

在這裡,我看見了每個人一段迷人的故事,也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實習還能讓你看見某個領域工作的樣貌。對於哲學系的學生來說,多少會聽到學長姐們畢業後擔任編輯一職。因為常聽到,「哲學系畢業後可以直接去做編輯」的想法默默被我接受。然而,在實習之後,我才發現「哲學系」與「編輯」的關係並不那麼絕對,哲學系的訓練或許有幫助,但絕不足夠。另外,實習將能讓你接觸許多同溫層以外的人。我很幸運,在工作中遇到許多朋友帶給我完全沒有想過的生活經驗和觀點,像是打破我對於畢業後應該升學的迷思,從而重新省視自己的人生規劃。

一年的實習後,我重返學校。雖然還是對於未來有些迷茫,但在接觸過那麼多人事物後,有一部分的內心是躁動、興奮的,讀書不再只是為了拿學分,而是成為不斷探索自己的過程。比起以前收到學校信件就直接丟垃圾桶,現在會去留意是不是有哪些不錯的資源與機會可以把握。大四才領悟這點雖然有些可惜,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說對吧?

大四的我,回頭見證自己一路的成長,始終感謝著當時跨出去背後,那份沒來由的勇氣。

那些找實習的眉角!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找工作的路難免跌跌撞撞,而一路跌過來,我也從累積了一些心得。

許多人為了替自己盡快找份實習,只要有消息釋出,履歷是直接投了再說。事實上,找實習並不難,尋找實習的管道很多,除了各公司的官網外,臉書社團「大學生找實習」、公司職缺平台104和yourator等都是很便利的管道,難的往往是找個喜歡的工作。離開校園應該是要去做一些喜歡的事,而不是幫自己找苦受。與其硬是幫自己弄個實習,結果發現自己根本沒興趣,不妨花些時間先問問自己喜歡哪領域的工作,金融?教育?科技?傳統產業?在實習的尋找上會更有方向。一份好的實習並不取決於公司規模,大小公司有各自的利弊,有人說:「在小公司學做事,在大公司學做人。」實習的好,取決於你能從中獲得多少實質的成長。

在找到喜歡的實習後,除了衡量自己在時間安排能不能符合工作時數要求之外,倘若幸運獲得了面試機會,千萬不要像我最初一樣,腦袋裡只有帶著自我介紹就傻傻地前去面試。面試之前,你應該花一些時間去了解公司的文化、相關業務和活動,同時,想想看該公司在相似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等等的細節。這不只能讓面試官知道你是有備而來,深度了解的過程中也能幫助你再次釐清自己對於這間公司的愛好程度。

如果你和我一樣,在學業上遇到瓶頸,給自己一學期的時間,透過實習轉換個生活模式,我相信會是個不錯的選擇。而當你猶豫時,切記:

你缺少的往往只是勇氣,跨出那一步,然後盡力地往前奔去吧!

關於竟祐:幼稚又長不大的台中孩子,離家就讀台大哲學系中,最大的生理特徵是一對跟海綿寶寶雷同的可愛門牙(自己說)。常常掉傘、掉水壺,偶爾還找不到錢包,卻莫名能記得與其他人互動的瑣碎日常。奇特的記性讓他總愛分享各種生命經歷(明明也才二十出頭),即使自己常常是故事中的那位丑角。


最新文章
Recent Stories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