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動物園大解密!


誒,你還記得上一次去動物園玩是什麼時候嗎?

前日,《人各有痣》去了一趟木柵動物園。與我們見面的是動物保育員——王萬憲先生。二零一六是台北市立動物園從圓山遷園至木柵的第三十年,也是王大哥照顧動物的第三十年。他主要守護的毛孩子,是居住於非洲動物區的黑猩猩們。

採訪進行到了一半,王大哥帶我們走到了展示區的前方。看見他靠近了,一隻猩猩雀躍的從另一端蹦蹦跳跳的跑了過來,身軀貼在玻璃上,向王大哥撒嬌似的擠眉弄眼。王大哥告訴我們:猩猩是認得人的。你對牠友善,牠們便以友善回應。王大哥的溫柔與用心,便是為這個原則做出最好的釋義。

我們相信,動物園的存在是為一些聲音質疑的。讓人類馴養、照顧野生動物,真的是一件好的事情嗎?所以,我們希望這次的專訪,能讓你更了解動物園的一天到底上演著什麼,並或許對動物園能有更開闊的想像。

總之,我們都更貼近真實了一些。

動保員大解密!

在動物園的體系裡,動物保育員的職稱為「技工」,每位動保員會專門照顧一種動物。王大哥專責的區域是非洲區的靈長目:包含屬於人科的黑猩猩、金剛猩猩。他告訴我們,基本上工作日常是「整天都跟黑猩猩在一起」。一早要負責欄舍的打掃、猩猩的餵食,將猩猩移至展示區後要時時觀察它們的活動狀況。下午則要餵點心,並且進行重要的行為訓練。此外也要在非洲區「巡邏」,以免遊客餵食動物。

因為能和動物近身接觸,並整天膩在一起,動保員常被大眾視為一種夢幻職業。但真的如此嗎?王大哥告訴我們:「動保員的工作有一定的危險性。」雖然動物園裡的動物長期與人類相處,但仍然保有其野性。動物什麼時候會發飆難以預測,更難以安撫。事實上,在餵食、訓練猩猩時,都是隔著一層欄幕的。大眾眼裡的「夢幻」,可能只有套用在照顧草食動物的動保員身上才為適切。除了工作內容比較單純(如清掃、餵草等),由於草食動物相對溫馴,動保員可以自由進出動物們的生活領域,以及與動物零距離的互動。

相比之下,照顧黑猩猩需要投入大量心力。但是,卻也帶給王大哥巨大的成就感。當他說起視如己出的毛孩子們,臉上顯露的是寫不盡的父愛。談及猩猩的野性,雖說猩猩偶爾愛鬧脾氣,但不能以噴水、體罰等方式來管教。聰明的猩猩是認得人臉的,他哪天可能會對你惡作劇。曾經,園區的獸醫師使用吹箭麻醉猩猩,後來只要看到醫師的臉,猩猩們就會全部躲起來,頓時「人去樓空」。

是以,王大哥告訴我們,動保員擁有的核心特質為「膽大心細」。新進的動保員,首先必須接受三個月的訓練,在每個動物區都得待上一段日子,跟在資深動保員身邊學習實務經驗。對動物園的新成員來說,黑猩猩一個偷襲的小動作,都能讓他們感到害怕。雖然王大哥又解釋:面對動物「持有一顆會畏懼的心」是件重要的事情,但還是要勇於嘗試和動物相處,才能真正了解動物的天性,甚至每隻動物不同的個性。

人人有本「育兒經」?

​​從影視走到真實的動物園中,「與動物親暱且有默契的互動」一直是我們對動保員的第一印象:隨著動保員比出手勢,動物便會流暢地做出相對應的動作。如是的訓練叫做動物的「行為訓練」,也是王大哥照顧猩猩多年來的重要課題。

​​行為訓練的目的,在於訓練動物的行為豐富化,也是保護動物及動保員、獸醫等的一個方式。訓練的起初,王大哥會使用目標棒輔助訓練;目標棒點到哪,猩猩的手就要摸到哪,做到就給食物作為獎勵。當目標棒的移動方式不同,猩猩就會知道要求的動作是什麼。行為訓練包括張嘴、抬腳、身體靠近網幕等,為了方便獸醫進行擦藥、打針等的診療動作。在過去,行為訓練大多被用於展演式的用途;現在,則是從動物福利出發的設想。和動物之間培養出默契,也是好好保護動物的一個重要途徑。當我們問到,每隻猩猩是否有訓練難易程度的不同?王大哥笑著回答:「最貪吃的動物就是最好訓練的動物!」

「跟動物之間的關係,就像是朋友與家人。」

定義起自己與工作夥伴間的關係,王大哥不以人類為中心去對待動物,而是與動物建立深厚的情誼。他告訴我們,靈長類的基因和人類的有高達百分之九十八的相似度。與猩猩的邂逅,帶給王大哥的生命許多驚喜及深刻的體會。舉例來說,有一隻聰明的元老級猩猩阿美,她會等待其他的猩猩全都進入或離開欄舍後,自己才進去;如果還沒,她會把手卡在門板上,不讓王大哥把門關起來。園方為了讓猩猩練習本能的行為,在牠們的居住空間裡放置了一塊上面鑽滿洞的石頭,動保員會在洞裡藏花生醬、蜂蜜等,要訓練猩猩利用樹枝把好吃的醬挖出來。但王大哥卻說,聰明的猩猩早在一早看見動保員手上拿了蜂蜜的罐子,就知道今天會有好料吃了。此外,猩猩根本懶得每天找一根夠長的新樹枝,便乾脆將樹枝隨手一藏,明天就能夠繼續使用了。

照顧得越久,便越能知道,每隻動物的個性都不一樣。用友善的互動方式和動物建立互信的關係,是動保員及動物之間默契的核心所在。

王大哥印象最深刻的照顧經驗,心中最難以排解的淤結是——面對動物的生老病死。曾經,有隻名為曼麗的黑猩猩,牠晚年時竟突然中風、半身不遂。如同照顧人類,園方仔細的替牠餵食、翻身,獸醫師也嘗試過中藥粉、針灸的治療方式,最終仍然留不下曼麗離開世界的腳步。雖說死亡是生命必經之路,要面對與自己擁有深厚情感的夥伴的去世,直至今日還是需要時間以及勇氣才能消化王大哥的悲傷。

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感情,是真摯的。

進一步,認識動物園

王大哥告訴我們:動物園身為一個保育兼教育的單位,有其存在之必要性。民眾對動物有問題,都可以到動物園詢問。在作為提供休憩的場所之外,動物園便是有著讓大眾更為了解動物習性的教育目的。野外雖然擁有動物園無法與之比較的自由,卻無法提供受傷的動物完善的治療。在土地開發的洪流下,許多棲息地遭到破壞,動物園便盡力讓圈養的動物有被妥善的照護。近幾年來,動物園對於動物福利越加重視。動物園內,許多展示場都盡量的仿造野外的環境,動物也能在裡頭安養天年。王大哥甚至開玩笑道:有時候還覺得動物的福利比人還好呢。

採訪當天,看見一隻猩猩坐在展示玻璃前,手托著下巴,若有所思地看著外面來往的遊客。我們不禁問道:看起來正在打坐、冥想的猩猩,腦袋瓜裡在想些什麼啊?王大哥道,其實動物也在等「下班時間」,覺得無聊就會往外面看。

那麼動物看著來往的、或大或小、成群結隊或獨自一人的人類們,他們眼裡的人類又為何呢?其實,猩猩也會好奇人類,但主要還是對食物的期待。有些遊客會丟香蕉、寶特瓶至展示區裡,此舉卻會造成很多的困擾。一來是動物吃多會拉肚子,再者是吃飽了以後,動物便不願意進去欄舍裡了。猩猩更會模仿人類丟東西的行為,若是哪天得不到人類的食物,猩猩也會撿起石頭,往外頭丟出去。是以,王大哥最後叮嚀我們的是,做為遊客要擁有的對動物的基礎認識,以及對園內規定的尊重。早期展示區外是有拉起一條線的,但後來撤掉了,其動機便是想拉近動物跟遊客之間的距離。

我們都該學會的是,如王大哥般尊重所有物種間的差異性,並不劃分物種間的優與劣、高與低。當我們能夠不以人類作為思考的中心與主體、不只在動物園存在的道德意義上進行思辯,我們將能真正看見,並尊重這個非典型的生態圈。

對於想要成為動物保育員的你,萬憲的建議是......


最新文章
Recent Stories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