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路玩到掛——越玩越美麗的程式迷航


在網路的世界裡,因為無法看到提供服務的人,我們很容易把別人的努力視為理所當然,或者對取得的資訊不加以懷疑就囫圇吞棗地嚥下,只有在系統出錯這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資訊工程師」才不遑多讓地成為解決以上問題的救世主!對不懂寫程式的我們而言,他們努力研究的是有跡可循的「亂碼」;然而,他們認真工作的背影卻為他們帶來「理工宅」,又或是 Geek(電腦怪胎)的稱號。

今天人各有痣團隊邀請到了資深的資訊工程師,戴志洋(Kaede)先生,希望透過分享他精彩的經歷,讓我們對於這個在我們印象中木訥寡言的族群能有更深的認識。

駭客精神.孰與爭鋒

曾擔任過多家公司資訊工程師及技術指導的Kaede,也是PTT實業坊的共同創辦人之一。我們很好奇,在年僅十幾歲時就迷上程式設計的 Kaede,他對於二十年前初出茅廬的自己,他下了一個更為精確的定義:「套句近十年來才比較多人用的詞彙,當年的我其實就是個秉持著『駭客精神』四處探險的人,所謂的駭客呢,」Kaede看到我們一臉的吃驚,趕緊笑著補充道,「並不是專指那些在網路上到處搗蛋偷取別人資料的人,駭客精神原始上來說是想要定義一群主觀意識非常強烈,對任何事物都想要搞清楚之間的道理,並且,在搞清楚道理後,對於現況、框架或是體制又有所不滿,因此竭盡全力地想要動腦動手改變它的人。」

「我當初一頭栽進BBS的世界時,也是對當時的資訊取得管道感到不滿,我希望我可以讓『知』的權力重新回到群眾手上,奪回我們失落已久的第四權(媒體、公眾視聽等民眾吸收知識的權利)。」

當Coding(程式設計)成為定局

資訊工程對現在的大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在很多找工作、找實習的能力要求中,「會寫程式」一欄在不同領域裡也都成為了加分條件。面對這樣的環境,我們忍不住疑惑?是不是真的每個人都需要具備寫程式的能力呢?

然而,Kaede卻指出了這些求職條件的盲點:「資訊教育的本質不在於寫程式,而是你是否有仔細思考過學會程式是要來做些什麼嗎?你可以選擇成為一個user,現在已經有很多模板工具能夠使用,就算不會coding也能製作網站,甚至可以進一步學習一些簡易的程式來解決你的問題 ; 抑或你想要當一個player,享受創造與設計全新程式的樂趣,這一切完全取決於你想要做些什麼。」

所以究竟需不需要每個人都學寫程式呢?Kaede 認為,有機會的話還是可以接觸的,但是沒有必要把學coding定義得太過狹窄,先學習從當一個「user」開始,慢慢了解過去所使用的資源,就會有成長的感覺。況且,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線上共享資源可以讓大家做嘗試,就算不再像小朋友對於邏輯的概念仍有很強的可塑性,也不代表無法開竅、無法學寫程式。此外,Kaede也告訴我們,除了網路上的虛擬活動以外,也有不少實體活動,例如:學生計算機年會(SITCON)等,讓對相關領域有興趣的人得以小試身手。

多多嘗試,別害怕與人切磋,是能夠學好寫程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若是那些本來就是資訊背景的人,在把熱情投注於技術層面之餘,也可以多加入不同的社群,透過技術去認識更多不同的領域,學著換位思考,對於日後進行相關工作時,也能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至於近來有不少聲浪支持:「把寫程式教學納入中、小學必修,以改變目前電腦課從文書軟體入門現況」的聲音,此一討論最大的反對基本上建立在我們平常對於程式語言「很複雜很困難」的印象。回想一下我們學習寫程式的經驗:老師在前面飛快地講解,台下的我們似懂非懂,只有在交作業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竅不通。

聽了我們的經歷,Kaede一臉興味盎然地為我們解惑:「你們都是到大學以後才開始學程式,這時候大多數人的邏輯概念都已經很清楚,也相對難以重新適應一套新的邏輯的。但如果有機會從小接觸,就算是從圖像化的概念開始教,八歲、十歲的小孩也是有能力去慢慢吸收這樣的知識的。如果再加上一點成功的經驗,比方說成功地讓一台車透過程式跑起來,就能讓小孩有成就感。」

「在一錯再錯的過程當中一點一滴累積經驗,某一天就會發現自己早就不知不覺地學會了。」

CTO.我們需要更多

「二十年前,台灣的資訊這一塊還像是個荒漠,你只要敢衝敢做,做了,就會是你的了。但現在不一樣了,台灣可能是我見過就比例上而言,最不缺資工人才的地方。」

Kaede 列舉了多項理由,包括:台灣幾乎沒有文盲、英語教育也不差,總和起來來說學習程式的門檻相對較低,但是為什麼美國領先我們這麼多?以色列、印度甚至對岸都可以跑得那麼快?「其實很多人是可以做出大事的,只是我們習慣把自己做小了,把夢想也變小了,覺得畢業之後就應該要去科學園區或是大企業,沒有想過其實未來還有很多種選擇。」

另外,現在的資訊產業也是一個需要勞資雙方共同努力的所在。畢竟資訊工程師手上掌握著整體資訊規劃的生殺大權,但常常只被視為「操作員」和「碼農」,好像資工人才不用會思考,只需像機器人一樣一個指令一個動作就好,這樣的觀念很不好。

「當你要買房子時,你不會直接就問工程師說房子什麼時候可以蓋好,因為你知道這一切都是需要評估、設計,最後再由營造人員來蓋出你心目中房子;資訊工程也是需要設計的,所需的步驟跟蓋房子有些類似,資工人也算是一種設計人,只是我們不會蓋出實體的房子,而是建立一個平台或一個應用程式。」

「但同樣都是建築出成品,往往大家在跟資訊工程師討論時只急著要看到結果,並不知道這中間需要耗費多大的力氣去設計和執行一個專案。」難掩語氣中的無奈,Kaede道:「所以很多時候工程師會選擇在報價時把時間拉長,畢竟薪資是以時間來當衡量標準的。時間越久,就能領越多錢啊!」但如此「業主無情逼工,工程師刻意隱瞞」的不透明資訊下,勞資雙方都無法進步。

目前,Kaede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個「好的」技術長(CTO),技術長代表的是一個組織裡技術部分的最高負責人,但在台灣這一部份的人才尚未受到重視,前無古人可以效仿,後面來者也同樣迷惘。

「一般來說,如果技術長沒有扮演好他的角色,技術部門垮台,這家公司就會慘不忍賭,所以技術長的培養需要非常多的經驗累積……但究竟有幾間公司願意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去聘請一位CTO?」Kaede 笑笑地道:「但是我很幸運,有新創的公司願意讓我嘗試。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我也不是很清楚CTO該做些什麼,使我必須學習如何跳出技術本位的思考,學會與人溝通,才能好好的把團隊帶起來。」

同時Kaede也很感慨,很多人雖然貴為CTO,卻無法發揮長才,甚至被要求去監督廠商,因此他決定創辦「CTO.tw」,希望透過提供足夠的資訊和分享經驗,為台灣培養出一百位好的CTO。

資訊之所向 未來之所往

我們可能是失落的一代,在滿溢出來的資訊和程式碼之間航行,尋找一個可以繼續為我們發出光芒,提供溫暖的星球。在這塊土地上長存的奮鬥精神將我們慢慢推進,行經戰後的匱乏、經濟起飛的憧憬直到現在,輪到我們了;儘管繼承了父母和祖父母輩的豐足,這趟旅程仍不會一帆風順,有待我們以同樣的踏實和堅持開啟另一段迷航。

資訊是我們的翅膀,也該是我們下一個家的方向。

對於想要成為資訊工程師的你,Kaede的建議是......


最新文章
Recent Stories

最新文章

bottom of page